此外,还出现了新的危机形态——外部冲击危机。
我国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继续积极倡导全球的经济与金融合作,更为牢固地打造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友好关系和利益纽带,共同维护全球金融体系的安全、开放与稳定。要克服各国当前所共同面对的金融风险乃至国际政治问题,最终的途径仍然是开放、交流与合作。
三是房地产市场风险溢出效应较为显著。而美元支付清算系统的直接与间接客户包括全世界几乎所有重要金融机构,如果美国对我国金融机构关闭纽约清算所同业支付清算系统(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vment System,简称CHIPS)或者美联邦电子资金转账系统(Fedwire)等美元结算通道并实施长臂管辖,基于人民币的跨境支付系统(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简称CIPS)要支撑我国国际贸易结算的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从国家总体安全观的视角,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未雨绸缪,对于我国金融安全的薄弱环节进行检视,并及时做出政策预案。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多国推出大规模的货币财政救助计划,通过量化宽松等工具向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叠加经济下滑带来的财政收入下降,进一步推高了主权国家债务水平和资产价格,导致金融风险迅速累积,金融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中国还没有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金融资讯机构,因此在金融信息和舆论上缺乏主导权和话语权。
(一)金融体系自身风险是影响金融安全的基础因素 近期,中国金融风险演进主要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宏观杠杆率有所抬升。此外,目前国际金融信息传播机构和渠道基本上由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导,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三大金融资讯机构是彭博(Bloomberg)、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和路透(Reuters),其中彭博和路透还是全球主要金融经济数据和交易平台提供商。如果相信是供给造成的,通胀就是暂时性的,随着疫情的缓解和供应链的恢复,通货膨胀率自然会下降。
2021年联邦财政赤字为2.8万亿美元,赤字率为12.4%。从2020年3月到6月,在短短3个月之内,美联储资产规模几乎翻番,由4万多亿美元猛涨到7万多亿美元。为了维持平衡国际收支,美元就可能像Obstfeld and Rogoff 早年预言(但没有实现)的那样,大幅度贬值。2022年7月份美国通胀率(CPI)为9.1%,创下40年来的最高值,但8月份通货膨胀率已下降到8.5%,降幅明显。
为了救市,美联储采取了不顾一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美联储将继续执行升息和QT。
但是,e1的横坐标y1(新产出水平)则小于y0。一般而言,M1急剧增加意味着有效需求的急剧增加。国债收益率的上升意味着美国财政赤字将因付息成本的上升而恶化。自1985年以来,美国的海外净债务持续增加。
国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7%。NBER认为,衡量衰退有6条标准,包括实际个人收入、非农就业、实际个人消费支出、批发-零售额、入户调查就业和工业生产。财富增加了,居民就会增加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股票的托宾Q效应),使经济增长得到恢复。考虑到美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率,美国消费和投资实际支出的增速应该是负数。
e1的纵坐标(新物价水平)到底是高于e0还是低于e0的纵坐标,取决于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的相对强度。现在的第一大问题是:美国通胀是否见底了? 判断通货膨胀的变化趋势,必须首先分析通货膨胀的起因。
第五部分阐述对美元和美国国际收支平衡的看法。简而言之,供求缺口、充分的货币供应是通胀的充要条件。
这样做虽然必然导致物价的上涨,但产出水平可以得到一定的恢复(y1恢复到y2)。鲍威尔强调一定让通货膨胀率降到2%也可能是出于这种担心。第一,美联储执行QE和零利率长达十余年,直到2021年3月后美国通胀率才突然迅速上涨,除非提供由量变到质变的相应阈值,压力释放说并无实际意义。二是对扩张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调整。2022年6月美联储开始从原来的减增(Taper)变为QT。在美联储实现零利息率期间,美元指数大体稳定。
美国通胀走势的分析框架 2020年疫情暴发后,美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如图2所示。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将会见顶回落,但由于供给链仍无法完全恢复、俄乌冲突等事件对能源、粮食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冲击不会完全消除,美国通胀大概率难以控制在2%的水平。
根据本文判断,美国通胀已经基本见顶,如果没有更多外部冲击,通胀形势应该不会进一步恶化(波动性的反复难以避免)。但在现实中,汇率走势极难预测。
美国固定资产投资和住房投资变动情况也类似。这种情况就导致了美国通胀形势在2022年的进一步恶化。
有鉴于此,直至2021年第三季度前,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未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也并不奇怪。本文认为,两派观点都有道理。此外,美国的出口增长对GDP增长贡献了1.92个百分点。2010 —2019年美国的年均财政赤字率为4.8%,明显超过自1970年以来3%的年均赤字率。
但是,由于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和美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地位以及国际储备货币的网络效应,很难断定所谓的长期到底有多长。但在一定条件下,供求缺口可以创造货币,货币超发可以创造供求缺口。
如果没有供需缺口,发钱再多也不一定有用,即使直升飞机洒钱,如果捡起来就放到自己家抽屉里,也不会变成实际购买力,从而转化为通货膨胀压力。在2014年下半年到2017年年初,美元又发生一轮升值过程,美元指数重回100。
结论与启示 对2022年9月至2023年美国和世界经济的简单预判是,美国经济陷入轻微衰退,以后是低速增长,经济增速将低于2008—2019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拜登上台后提出过包含3.5万亿美元的《重建美好法》,后来该计划的规模缩减到1.75万亿美元。
根据本人推算,美国的净债务对GDP比还将继续上升,最终可能达到100%。但如果持有的货币真多到一定程度,不花白不花,需求也可能会因货币的增加而增加。看通货膨胀会不会持续,关键看工资是否上涨。本文仅就美国经济的一些问题分享一些看法。
7月美国普通无铅汽油每加仑的全国平均价格为3.99美元,比6月下降4.6%。事实上,绝大部分经济学家都认为美国的通货膨胀不是大的问题。
美国的经济增长过去两个季度都是负增长。至于这种政策是否必要,则应另当别论。
除产生财富效应外,美联储QE加零利息率政策同时也是为了克服通货收缩,使通胀率能够达到2%。如果认为通胀是扩张性货币政策造成的,就需要调整货币政策,而调整难度较大,可能会导致滞胀。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菽水承欢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